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天天时讯:文化广角镜|你怀念吗?那段趴在老虎窗上看“小人书”的悠悠时光

发布时间: 2023-05-01 10:40:46 来源:上海黄浦

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多数孩子,小辰光是没有眼花缭乱的电子游戏和科技感十足的娱乐设施的。除了串门儿找邻居伙伴一起到老弄堂里玩“跳房子”“官兵捉强盗”“扯响铃”……最普遍的课余文化生活便是爬上阁楼,趴在老虎窗上,读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了吧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小人书又称“连环画”。那时候物价便宜,一本只要几毛甚至几分。一套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水浒传》三十册,只卖五块多,在同学之间传阅,能传很久。书中栩栩如生的盖世英雄,变成男孩儿争相模仿的偶像。看到入迷处,还要披上花色床单、拿起木质长刀挥舞两下,想象自己是108将中的某一位,好不过瘾!好不意气风发!

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例,《红楼梦》《西游记》《三国演义》和《水浒传》,大多以白话文、古白话文或文言文写成,读起来晦涩难懂,并不太适合儿童,但以原著中核心故事改编成的小人书,不仅语言更加通俗流畅,绘画也非常生动传神。小人书的这种特点,使它在民国以后,迅速发展成老少咸宜的全民读物,架起了群众和经典文学之间的桥梁,成为几代人的文化启蒙。

不过,要说小人书的起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。相传,在西汉墓的壁画中有表现完整故事或人物传记的连环画,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代,敦煌等地的石窟壁画,如《九色鹿本生》《割肉贸鸽图》等,使连环画形式发展得更加丰富。到明清时代,随着木版印刷的发展,连环画的图文排版形式更接近于现代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,连环画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。连环画的创作者们不仅将各种古典小说、历史、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介绍给广大读者,更由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几乎都是顶尖的一流画家,所以创造了中国连环画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峰。

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,随着影视媒体的飞速发展、外国动漫的涌入,小人书不再是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,从而逐渐走向没落,直至退出历史舞台。

现在,小人书在市面上早已难觅踪影,但“踏破铁鞋”想要收藏它的人却不少见。有人说,那个年代的小人书,承载的是记忆、是情怀;也有人说,很怀念那些创作小人书的才华横溢的画家。

我觉得,小人书所给予的,是如今看来略显冗长乏味的童年时光里,最为安静和充实的陪伴。流水带走了光阴,带不走儿时魂牵梦萦的阅读记忆,带不走那些个烂熟于胸的故事和天马行空的想象,更带不走那一份难以言喻的、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到的其乐无穷!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
财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