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商业资讯 >

今头条!进一步推动“绿电入苏” 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时间: 2023-03-11 04:06:49 来源:同花顺财经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新增区域外清洁电力支撑,是江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,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。”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,金陵石化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张春生建议,进一步推动“绿电入苏”,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2022年7月,世界首个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输电工程(白鹤滩—江苏工程)竣工投产。据测算,该工程每年可以输送清洁电力超过300亿千瓦时,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500万吨。“我国风电、太阳能等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,水电主要集中在西南部,而用电负荷主要在中东部,存在用电富余与用电缺口的区位差异。”张春生介绍说,将中西部富集的清洁电力引入东部负荷中心,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能源电力需求,对于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。

“受能源资源禀赋制约,江苏省内电源并不能满足用电需求,迫切需要加大‘绿电入苏’力度,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,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张春生在调研中发现,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,能源消耗总量大,约占全国的6%,省内煤炭消费占比长期超过50%。将中西部富集的清洁电力引入江苏,不仅能有效支撑清洁能源在全国层面有效消纳,还能进一步提升江苏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,推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落地。在张春生看来,大规模区域外清洁电力进入江苏,还将催生广阔的新能源开发、配套电网建设运行等应用场景,通过技术装备创新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引领智能电网产业发展,促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。目前,江苏电网已具备消纳海量区域外清洁电力的网架基础。同时,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日趋成熟,江苏境内已安全运行4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,未来新增特高压受电通道具备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保障。张春生建议,规划新增“绿电入苏”通道,提升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能力,以更好地满足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用电需求。他还建议,加快送端配套电源建设,优化省间交易机制,提高存量通道送电规模。“建议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锡泰直流配套电源(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输往江苏泰州的电力大动脉)建设,加强送出能力,匹配锡泰直流1000万千瓦、雁淮直流(雁门关—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)800万千瓦通道设计能力,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更大输送力度。”

通讯员宁人宣/紫牛新闻记者薛玲

标签:

为您推荐